山东:奋力书写“教育强国 教师何为”山东篇章

发布时间:2024-06-05 05:25:16 来源: sp20240605

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并全面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的关心和重视,是激励、指引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潜心育人的强大精神力量。山东坚持把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作为重要引领,努力打造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以教师之强支撑教育之强。

一要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教育家精神是教师队伍建设思想的新发展,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动力,是教师立德修身的新航标,是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旗帜。

二要系统把握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教育家精神涵盖六个方面十二条核心要义,内涵丰富、催人奋进,是对我国历代优秀教师品格的高度凝练,是对新时代教师使命的系统总结。

坚定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精神的政治灵魂。教育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心有大我”就是心中有国家和民族,把人生坐标定位于服务党和国家之所需,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至诚报国”就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足教学岗位,做奉献祖国的实践者和引路人。教师只有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才能校准航向目标、筑牢信仰之基,更好承担起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

陶冶道德情操是教育家精神的崇高风范。教育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言为士则”就是吐辞为经,言语要表达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行为世范”就是举足为法,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用模范行动树立高尚人格,用高尚人格赢得学生的信赖。教师只有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才能当好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和良好品行的示范。

涵养育人智慧是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素。教育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启智润心”就是启迪智慧、润泽心灵,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形成激发智慧、触动心灵的高质量教育。“因材施教”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性、承认差异、包容不足,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精心培育,助力莘莘学子成长出彩。教师只有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锤炼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过硬的教学能力,才能赋能学生成长成才。

秉持躬耕态度是教育家精神的基本要求。教育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学笃行”就是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并将所学用于实践。“求是创新”就是研究真问题,探求新知识,总结新规律,勇于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教师只有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才能涵养先进的思想文化,练就扎实的知识功底,以勤勉的教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勤修仁爱之心是教育家精神的鲜明底色。教育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乐教爱生”就是用真心真情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包容学生,在教书育人中感受职业的成就感、幸福感和自豪感。“甘于奉献”就是全心付出、甘为人梯,为教育事业倾尽心力。教师只有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才能培养心有大爱的人。

树立弘道追求是教育家精神的独特品质。教育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胸怀天下”就是以天下为己任,从人类进步、世界变化和中国发展中推进教育发展、培育学生成才。“以文化人”就是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将其融入教育教学。教师只有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将传道、弘道作为治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才能真正当好“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三要积极探索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坚持全方位政治引领,全面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领导。把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贯彻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着力加强学校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党委教师工作部建设。实施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引领行动,广泛开展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教育家精神专题学习研讨活动。

坚持全环境教育养成,增强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内生动力。开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系列活动,将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培训必修课程。充分利用山东特有文化资源,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实践教育,引导教师在文化浸润中溯师源、悟师道、弘师德。开展“大道师者”宣传展播活动,全面展示齐鲁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先进事迹。

坚持全领域支持保障,完善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长效机制。健全省级教师荣誉体系,大力评选表彰优秀教师、齐鲁教育名家等先进典型。不断深化教师职称评聘改革,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抓好乡村教师政策落实。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做好教师入职、荣退和教师节等重要节点走访慰问和奖励宣传,积极推行惠师举措。

山东将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程,以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旗帜鲜明尊师道、铸师魂、强师能、塑师表,奋力书写好“教育强国教师何为”的山东篇章。

(责编:李昉、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