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5 02:08:09 来源: sp20241225
中新网 杭州1月24日电(汪恩民 郭其钰)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既要向陆地要食物,也要向海洋要食物。在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聚焦壮大海上牧场,建议通过研发特色产业技术、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等,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产业。
浙江省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总长居中国首位。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批复16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其中浙江有12个。该省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总产值已超百亿元。
在浙江省政协委员、民盟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徐燕峰看来,首先应从顶层设计上明确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尽快明确“哪里养、养什么、用什么装备养”等问题。
“规划环评工作要基于环境承载力,包括明确各海域养殖品种的养殖规模、养殖密度等,做好跟踪监测、评价与预警,从规划源头避免或减少深远海养殖对养殖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徐燕峰补充说。
针对深远海养殖如何尽快形成产业链,徐燕峰重点提到加大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如在贷款、税收、补贴等政策上给予投资主体优惠,加强政策性保险配套,努力构建企业愿意投资的容错机制,逐步建立综合的深远海养殖产业体系。
浙江某海域养殖产业。郭其钰 摄当前,耕海牧渔还需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养殖企业的技术优势,并促进相关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对此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盛建议加大科研支持力度,探索研发适合浙江海域大规模养殖的海藻、海草品种,着力推进海域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比如通过‘产业、文化、人才、资本+海洋牧场’模式,量身定制建设人工鱼礁、生态养殖、海上休闲、旅游海钓、文化传播、数字装备等,逐步形成‘一场一产’的特色海洋牧场产业。”李盛解释。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特色人工鱼礁+特色水产品+休闲渔业+文旅结合”的海洋牧场发展规划,通过计算投入和产出,建立全域化海洋牧场产业技术体系,打造“生态链、文旅链、产业链、海岛链”四链融合,进而形成特色鲜明的岛礁型海洋牧场。
据了解,今年浙江挂牌成立海洋经济发展厅,系全国首个以“海洋经济发展”命名的省级政府组成部门,聚合集成优势资源,进一步释放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的信号。(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