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何花钱上自习

发布时间:2024-11-23 20:49:49 来源: sp20241123

原标题:年轻人为何花钱上自习

夜幕降临,一家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付费自习室却灯火通明。一米见方的小隔间里,人们或埋头苦读,或奋笔疾书,无不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附近几所高校的学生常来这里刷题备考,一些上班族也选择下班后前来学习充电。

近年来,主打“沉浸式学习”的付费自习室火了。不仅是大城市,小县城里也办起了自习室,可谓“遍地开花”。截至2022年,我国付费自习室用户人数增长到755万人,其中20岁至30岁年龄段的年轻人占比超过50%。

作为共享经济新业态,付费自习室的出现和走红并非偶然。为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要花钱买自律,这是一种自觉还是内卷?除了付费自习室,哪里可以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在倡导全民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当下,如何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付费自习室早已遍地开花

靠近窗户,光线明亮通透的C5座位,是李珍在北京一家付费自习室的固定座位。白色课桌上,配备了护眼台灯、多孔插座和一个多层简易书架,在这个小天地里,她正向着“梦中情校”冲击。上午9点准时落座,中午吃饭休息1个小时,到晚上9点关灯离开,这就是她每天的生活轨迹,“我不是在自习室,就是在去自习室的路上”。

“双非”本科毕业后,李珍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但由于收入和预期不匹配,她便辞职开始准备考研,希望能够实现“鲤鱼跃龙门”。“我住的是合租房,房间里连一张书桌也摆不下,于是我就想能不能在家门口上自习。”李珍回忆说,她一连体验了好几家付费自习室,最后在一家安静整洁、价格和距离都适中的自习室办了卡。

如今,在全国不少大中城市,只要打开手机搜索,就会发现付费自习室已遍地开花。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北京付费自习室数量居全国第一,有596家。西安、上海、成都、广州付费自习室数量分列全国第二至第五名,分别有533家、427家、357家、332家。

而前不久,“河北一县城开办超10家共享自习室”的话题登上热搜,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来自习室并非大城市的专利,全民学习并无地域之分。

西部某二线城市的民宿老板小文,很早就感受到了这股“下沉”趋势。从2020年开始,小文转战付费自习室,在当地连开了两家,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据小文观察,来学习的基本是学生或者大学毕业5年内的备考人群。

在付费自习室学习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一则宣传语这样写道:“你只管学习,其他交给自习室。”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付费自习室基本分为键盘区和静音区,有些分为沉浸式暗区和明亮灯光区。此外,一些自习室还配备了讨论区和VIP小包厢,供顾客自由选择。护眼台灯、人体工学椅、插座、WiFi、热水、储存柜是标配,休息区里,打印机、冰箱、微波炉、降噪耳塞、文具、饮品等一应俱全。

一般情况下,每家自习室针对新客户会推出超低价体验套餐,吸引人们走进自习室,如果体验感不错,可以购买小时卡、次卡或者长期卡继续学习。每逢考试周或者购物节,会员卡还会打折促销,最后折合下来每小时10元左右,每天几十元不等。

付费自习室的走红说明了什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闯认为,“这是市场对现代社会新兴学习需求和公共供给不足的一种适应和回应。在学习空间的设计和规划中,应该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的学习型社会”。

自我提升成年轻人内在需求

有人在微博发帖称:“不能理解付费自习室的模式,为何要花钱在外面自习?”对此,网友给出了各种理由。有人说,在家学习容易被手机、电视、床吸引,父母时不时还会来“送温暖”;有人说,自己学习觉得很孤单,希望有小伙伴相互鼓励;有人说,人到中年,家里人多事多,环境过于嘈杂;还有人说,在付费自习室里花了钱,不学会有“负罪感”。

李闯曾多次前往付费自习室调研,安静的环境、独立的空间以及完备的配套设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相比书店或咖啡馆,付费自习室提供了一个更容易专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环境,让人能够更加沉浸在书本和工作中。”李闯说。

“我去的那家自习室基本上可以做到24小时营业。晚上10点后,自习室就只剩一两个人,非常安静,连翻书声都能听到。偶尔有打印材料的需求,可以通过WiFi连接自习室的打印机,饿了可以在楼下便利店买一些零食,这比在家学习方便多了,也不会打扰家人休息。”李闯补充道。

除了沉浸感以外,社群感也是年轻人付费学习的重要原因。

几乎每家自习室里,都会有一块贴满了心愿单的留言板:“考资顺利”“考研成功”“期末拿满分”“今年一定要上岸”“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

“每次看到这些卡片,我就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我们也许并不认识,但是大家在同一个屋檐下为梦想而努力,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温暖。”李珍表示,学累了她会到公共区域放松休息,也会和其他考生交流备考经验,“自习室群里,还会有同学找考研‘搭子’,也会有同学说今年上岸了,感谢大家的陪伴,这些都让我感觉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一些付费自习室为提高上座率,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类学习活动。据了解,北京一家付费自习室曾邀请咖啡师开设咖啡品鉴课,上海、杭州等地的一些付费自习室还举办过图书讲座、英语角等活动。

李闯将付费自习室使用者分为“闭关型学习”群体和“社交型学习”群体。“前者专注于学习,通常会选择一个角落,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后者则在学习之余,更多地使用公共空间,以满足社交需求。这两类需求并不是对立的,更像是一个连续的‘光谱’。”李闯谈道。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马中红对此表示:“付费自习室提供了严格的静音环境,明确的区域划分既让使用者能够被自习室浓厚的学习氛围带动和感染,也让每个人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不必担心被外界打扰,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学习行为对他人有影响,自身与他人之间达到了一种默契的平衡。”

“面对当前社会压力,年轻人希望能够通过提升自身能力和学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实现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为实现目标而选择付费学习,这一点值得赞赏。”马红中说,“但如果付费自习只为了‘赶时髦’‘混日子’,那就需要尽快调节认知和状态。学习应当是纯粹的,不应具有功利性目的和身心负担。”

公共学习空间需进一步扩展

作为共享经济新业态,付费自习室能开得长久吗?小文坦言,他经营的两家自习室中,规模较大的一家,人流量已经下降到了初期的一半,“目前处于微亏损的状态”。“我曾到周边县市考察,想在县里再开一家,但发现这条赛道的竞争已经很激烈了,最终作罢。”小文言语中有些无奈。

与此同时,有不少学习者对价格很敏感,表示一天几十块到上百块的自习费并非每个人都能承受,充分利用身边的免费自习资源,才能让学习变得更加快乐和持久。

谈到自己去过的免费自习室,上海青年尚静如数家珍,一连说出了徐家汇书院、杨浦区图书馆、黄浦区图书馆等好几个名字,“周末想看书的时候就会跟着网上的攻略打卡图书馆,发现上海的大街小巷里藏着很多宝藏自习室。比如杨浦区图书馆,古香古色、书香浓厚,环境设施一点不比付费自习室差”。

家住北京市首都图书馆附近的小陈也认为,相比付费自习室,自己更喜欢图书馆这类公共阅读空间,最多时一周会去三四次首图。“每次看到偌大的图书馆里,男女老少都沉浸在同一种阅读学习的节奏里,自己也会深受感染。”她还表示,“图书馆里可以找到一些绝版书,甚至民国文献、古籍文献,还有报刊、杂志可供翻阅,这是商业自习室无法比拟的优势。”

不过,对李珍来说,在自习室办卡之前,她也搜索过免费图书馆资源,发现附近街道设有图书阅览室,但当她登门时却被管理员告知“只能借还书,不能上自习”。另外,区级图书馆距离她家有三四公里,市级图书馆更是要坐一个小时地铁,“偶尔去一次还行,每天往返很难坚持”。

此外,免费自习室还存在营业时间短、一座难求、环境嘈杂等不尽如人意之处。而在很多县城和乡村中,免费自习资源更是一种“奢望”。

“关于公共资源的供给,还有很多方面可以改善。许多国外的公共图书馆不仅会在空间设计上考虑审美和舒适性,还会提供丰富的免费文化活动,吸引年轻人走进图书馆,提升各年龄段人群对学习的热情。”李闯表示,“如果同样距离内已有免费的自习空间,人们通常会权衡付费自习室是否值得。这跟年轻人在消费领域寻找平替产品的需求相似,体现了他们对品牌溢价、审美溢价的理性思考。”

马中红也建议,应增加公共图书馆和社区阅览室的开放时间和座位数量,强化管理、减少干扰、保证安全。同时,应鼓励企业或社会组织设立自习室,政府可以给予补贴或优惠政策。此外,还应提高公众对自习资源的认知和使用意识。“学习者需要改变观念,认识到学习不应局限于专门的时间和场所,学习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她表示。

(记者 张 云)

(责编:郝孟佳、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