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政+企+公益”协作样本,上海“普陀模式”为老年助餐带来哪些启示

发布时间:2024-11-21 18:36:28 来源: sp2024112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97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约2.17亿人。随着老年人口规模扩大,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一项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具体举措,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民生工程。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解决“急难愁盼”的第一条就是扩大老年助餐服务。

  实际上,近年来为解决居家老年人用餐难题,全国各地持续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行动。作为我国首个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上海市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启动较早,其中,普陀区通过构建数字基座,为助老服务引入生态力量,摸索出了老年助餐工作规律,取得了显著成效。

  构建数字基座,为助老服务引入生态力量

  普陀区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高达38.34万人,占总人口的42.76%,是上海老年人口占比最高的三区之一。针对于老年人用餐的痛点问题,普陀区率先向“数字化”要答案,为实现全区社区食堂及助餐点的高效统筹,建设了全市首个区级智慧助餐系统——普陀区智慧养老助餐服务管理平台。除了为老人打造社区智慧助餐场景,在全区“一卡通吃”享受精准补贴外,还为针对供餐质量打造“区-街镇-门店”的三级数字监管体系,实现区内助餐服务全数据监管。

  目前,普陀区已建有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113家,其中社区长者食堂38家,老年助餐点75个,覆盖全区10个街镇的助餐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构建数字基座,让老年就餐服务网越织越密的同时,普陀区积极引入生态力量,为出行不便、居家卧床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解决了他们用餐的“最后一米”问题,使老年助餐服务既有温度又有质量。

  今年以来,针对老年助餐服务中“送餐上门”这一重点需求,普陀区民政局统筹社会及市场力量进一步攻坚克难。由饿了么与乐扬公益共同参与打造了全区覆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成为全国首创的老年助餐服务“政+企+公益”合作样本。围绕老年助餐服务的取、送餐特征,饿了么还在普陀区民政局的指导下进行了配送方案和服务标准的创新,推出“助老e餐”社区专送服务。

  其中针对困难老人送餐上门的刚性需求,数字化助老专送已完成全区覆盖。饿了么与普陀区老年助餐平台“长者助餐”实现数字化对接,由饿了么骑手提供专业、高效的配送服务。同时,助餐补贴遵循“五个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运营方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由政府补贴与公益力量共同承担,令老人享受到实惠、便利的助餐服务。

  为了给更多老人提供居家用餐服务,普陀区还试点了社区食堂上线外卖平台并打通补贴的数字化方案。社区食堂上线饿了么App后,老年居民只要完成注册、绑定的操作后,通过手机点餐可以享受补贴后的用餐价格。此举除了将社区食堂的服务范围从周边几百米扩展到几十平方公里,也解决了恶劣天气老人不便出门用餐的痛点。

  政企合作消“痛点”,饿了么为老人定制配送服务

  为老人“送餐上门”的服务,有着效率与关怀兼顾的特殊需求。根据普陀区民政局的调研,不少高龄老人不愿意每天由陌生人送餐上门,对于他们来说这会带来安全隐患。还有些老人行动能力已经很弱,接电话、开门都会比较迟缓,老人也会担心如果不是志愿者来服务,送餐人员对其他们不耐烦。而街道的考虑则更进一步,因为上门关怀高龄独居老人本就是一项工作,但因为人力有限,肯定无法做到每天上门看望,而每天送餐的骑手则可以部分补充这一关注工作。

  因此,基于以上老年人最关切的痛点问题,在普陀区民政局指导下,由饿了么定制了业内首个“助老e餐”社区专送服务,提升为老人送餐的效率与服务水准。在物流配送方面,采取“一点取多点送”的模式改造,提升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在送餐人员方面,为实现“熟人配送”,老年餐订单将优先定向分配给由党员、先进骑手组成的“助老e餐”专送队,而非每次随机分配骑手。而专送队的骑手会接受饿了么的专业培训的方式确保为老服务的质量和温度,骑手如在送餐过程中,发现老人有异常情况,将及时向街道进行反馈。

  考虑到高龄老人不习惯用智能手机,饿了么还推出了专属的老年餐客服热线,个性化地解决老人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普陀区在政企合作的基础框架下,进一步激发公益活力、链接不同生态企业,强化智慧支持、多方参与、线上线下联动,已形成全国首个集“制餐-配餐-送餐-监管”为一体的全链路、标准化老年助餐服务闭环体系。近日,普陀区民政局正式被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授牌成为“全国智慧康养云平台老年助餐(普陀区)示范区”。在银发经济新趋势下,“普陀模式”也将对助力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办得好、办得久发挥重要意义。

  标准化+可复制,为破解养老难题提供方案

  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我国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选择集中在居家和社区两项,其中约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因此围绕社区打造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对于居家养老体验十分重要。尤其随着身体机能退化的高龄老人数量不断增加,送餐上门服务将逐渐成为刚性需求。上海普陀的探索,为各地区县的老龄工作决策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目前,从各地实践来看,老年助餐点虽已广泛设立,但供需矛盾依旧突出,能够收支平衡、略有盈余并可持续发展的助餐点相对较少。此外,有些老年助餐点还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规范化服务不够、服务对象不精准等情况。随着老龄化和高龄化继续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层面的引导和支持,更需要经营者增强市场化竞争意识,并制定长期运营规划。

  构建数字基座,为助老服务引入生态力量,“普陀模式”不仅构建了密集的老人就餐服务网络,还实现了老年助餐服务内生动力与支撑保障的同步强化。

  普陀区以数字化为基座建立的智慧养老助餐管理系统,让老人们实现了全区“一卡通吃”,就餐选择更加多样化,也让更多助餐点实现多渠道获客,拓宽销路,同时这种模式更有利于动态实行三方监管,有效激励市场活力,让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助餐点自然形成了良好口碑。

  不仅如此,普陀区“公益搭平台、政府提需求、企业做市场、慈善来助力”的运作模式,强化了政府服务与物流企业与公益力量的闭环造血功能,助推打造与银发经济发展更适配的老年助餐服务生态。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解决好老年人最基础的吃饭需求,答好老年助餐服务这道“必答题”,才能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政+企+公益”的老年助餐普陀样本,真正实现了让暖心用餐服务“近”家也“进”家,满足老年人的多元用餐需求,让广大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幸福晚年可期,同时这套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老年助餐服务模式,也力争为全国各地区破解养老难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