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热评:压岁钱不应偏离人际礼仪表达的本质

发布时间:2024-11-24 21:53:38 来源: sp20241124

春节将近,某些地方的长辈却多了烦恼。有网民近期反映,当地“过年给孩子拿红包攀比严重,涨到最低200元,给农村老年人增加很大的经济压力和烦恼”。压岁钱可能还没发挥给孩子“压岁”的作用,就先要“压”垮老人了。对此,当地官方回应称,将引导农村群众树立关于压岁钱的正确观念,引导基层将压岁钱的合理发放纳入村规民约。

作为年俗节物之一,压岁钱通常代表着长辈对孩子的关爱与祝福,也是亲人情感和新年文化的代代传承。然而近些年来,个别地方的压岁钱却开始变了味儿。有的人“面子”思想作祟、把金钱和情意简单画上等号;有的人不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对方收入实际,单方面动辄阔绰出手;有的人互相攀比,不得已被动跟进……类似行径,都在无形中异化了压岁钱的初衷,非但不利于亲友的礼尚往来,更不利于涵养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

压岁钱一味“求多”甚至铺张攀比,违背了关爱和祝福的本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陋习。须知,压岁钱本质上是人际礼仪的表达,是文明风尚的承载。钱多钱少,不意味着情意深浅。那种把金钱多少和情意画等号的行为,是偏颇、庸俗的,反而容易激发矛盾隔膜。

在这方面,老广东人给大家打了个样。据报道,老广东人至今坚守“派利是”。只讲“意头”,不比金钱。五元十元、一元两元,多少随意,心到即可。在四川的一些地方,对于压岁钱,几家人之间可能还会彼此尊重,直接“互免”压岁钱。这样的情形,不是个例。当然,在个别压岁钱负担较重的地区,近年来也正在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逐步减轻压岁钱攀比铺张的负担,推进移风易俗。这一方面要靠政府部门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持续倡导、成风化人,另一方面更要依靠个体的自觉主动。每个父母和家庭对压岁钱多一些理性看待,对攀比铺张行为多一点拒绝,就是在给孩子树立良好家风的榜样,也是在为当地的好民风、好社风添砖加瓦。

春节将至,让我们共同努力理性对待压岁钱,拒绝攀比铺张,让压岁钱真正发挥出给孩子“压岁”的作用,涵养起良好家风民风社风。

(责编:徐玉涵、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