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7:43:38 来源: sp20241118
讲述人:王连友
1996年,“神舟一号”飞船相关产品准备进入试制阶段。当时,专为任务引进的设备刚刚组装完,我们刚接受完设备的培训,与机器还在磨合阶段。突然,接到了上级任务,要在10天内完成“神舟一号”返回舱金属壳体的组合加工。由于对新机器没有把握,我侧面了解了外国技术培训人员对我们驾驭新机器的能力评估,他并不看好我们能完成复杂任务。但这次任务对“神舟一号”十分关键。经过慎重考虑,我还是向领导请缨要下任务。
从那一刻起,我就和班组同事一起与时间赛跑。生产“东方红一号”时就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历史的列车不能在这里误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必须按时完成任务。
我们24小时吃住在机床边,一边熟悉设备一边攻克难关。一名班组成员的母亲是厂里老职工,几天没见到儿子,熬了一大锅八宝粥送来。走进厂房时,她看到孩子和同事们横七竖八地躺在厂房的空地上,伴着轰鸣嘈杂的机床声酣睡,眼睛不禁湿润了。我对此也很愧疚,但在型号任务面前,除了奋斗,我们别无选择。她很理解,只说了句“我懂,我懂。来,快叫孩子们来喝粥”。
就这样,我们终于抢在节点前完成了任务,为企业发展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也为航天精密加工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蒋建科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1日 05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